中医教你三招判断身体是否湿气重 | |
文章分类:生活健康 作者:夏娃 来源:夏娃网 发布时间:2021/1/6 15:51:04 | |
咱们当中医的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不能患者说什么,我们就认为是什么,患者说我有什么病,咱们拿来就治。 因为中医治的不是病,而是人。 同样的病不同的人表现是不同的,比如胃炎,但是胃炎都一样吗? 并不是。 有的人表现是胃疼,有的是胃胀,而有的则伴有反酸、灼热,那治法治则肯定不同。 所以,要经过我们自己的判断之后再下结论,这才是“辨证论治”。 我就问,你是怎么判断自己湿气重的? 我有口气。 我也不知道这是从哪里听来的判断标准,好像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教大家怎么判断自己湿气重,但是很多标准是有问题的。 比如说口气,口臭是因为胃气不降,上逆入口而成,胃气以降为顺,胃气降得下去,人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食物。 胃气不降。 打个比方,就类似于下水道不通畅,返味一样。 所以口气就不是判断湿气重的一个典型的标准。 但是也跟湿气重有关系。 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三招简单方法,让你一眼判断自己是否湿气重。 第一个,看舌。 舌苔厚,无论厚白或者厚黄都是湿比较重。 白是偏寒,黄是偏热,是湿与寒热互结而成。 另外舌体胖大,齿痕重。 第二招,大便。 大便不顺畅,黏腻,马桶冲不干净,往往是因为湿气重导致。 第三招,肚子。 注意哈,这不是体重,很多人说胖人容易湿重,这个判断有点片面。 要看胖的具体是什么位置。 典型的就是大肚子。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很多瘦子,哪儿哪儿都瘦,但是你一看,他那个肚子就很大。 这是怎么回事呢? 咱们大肚子这个位置啊,叫中焦,脾胃所在的位置。 你胃的功能是主管进食,消化吸收,排泄垃圾。 那湿算不算垃圾啊? 当然算。 脾胃虚了,垃圾代谢不出去,就容易堆积在腹部,八卦上讲坤为脾为腹,这都能对应的上。 快看一下以上三招你有没有啊? 另外,还有一些很明显的表现,比如容易长水泡,痘痘,有湿疹,荨麻疹,脚气很重。 女性白带偏多,伴随瘙痒,男性阴囊潮湿。 这些都算是湿气重。 湿气重,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,所以我们就要怎么办? 你肯定会想到祛湿,对吧? 一说祛湿,很多人都会想到红豆薏米汤,这个堪称经久不衰的“祛湿佳品”。 咱们来好好说道说道这款汤。 薏米,没错薏米确实有祛湿的效果,但薏米偏凉,是用于去伴有热像的湿,比如说粘滞的湿,黏痰,或者有脓的形成。 《金匮要略》中的经典方剂,薏苡附子败酱散,就是用来治疗肠痈。 但胃喜温,所以薏米就有碍胃之嫌。 红豆呢?它有祛湿的效果吗? 真没有。 真正用于祛湿的是赤小豆,而非红豆。 这两者不是一个东西,现在很多人知道红豆,并不知道赤小豆,这二者什么区别呢? 看看这个图就明白了: 赤小豆有什么作用呢? 在中医四大经典之一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,赤小豆有下水,排痈肿脓血的作用。 而在《金匮要略》中,赤小豆当归散可以用于利湿活血排脓。 在《伤寒论》中,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里面的赤小豆也可以用于祛湿。 我们在临床也经常用到赤小豆清热祛湿排脓,比如糖尿病患者当中,到了一定程度有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足——脚趾溃烂,难以愈合。西医的做法是不断截肢,截截截。 但我们用赤小豆当归散,溃烂处很快就能愈合。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,之所以出现溃烂就是因为局部郁热,同时肯定也有腐烂的脓血,所以新血不能过去濡养好肌肉组织导致的。 而赤小豆可以清局部的郁热,排脓祛瘀,同时当归补充新血,自然有助于伤口愈合。 所以红豆薏米汤并没有真正意义的祛湿功能。 那怎么真正祛湿呢? 要了解湿是什么? 提到湿,大家会想到什么? 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: 当地面温度低,比如冬天,下雨之后,地面就很容易积水,这就是湿。 而当地面温度高时,比如夏天,水倒上去马上干了。 别说水了,鸡蛋都能给煎熟了。 所以,水是否能被蒸腾到空气中(被身体高效吸收、利用)的决定性因素就是:地表温度。 在我们的身体里,地表的温度就是我们脾胃的温度和功能。 (到这里就能理解,文章开始,说到口气和湿气是有关系的,因为它们根本原因都是脾胃虚) 所以真正要祛湿还是要通过扶阳的方法。 阳,可以理解成脾胃的功能。 扶阳可以理解成增强脾胃的功能。 运化水湿主要是脾来负责的,脾胃功能强大了,好比是身体打扫卫生的能力强大,湿气这些垃圾自然能随时被清理干净哦! 既然红豆薏米汤不靠谱,有哪些靠谱方法呢? 1、忌寒凉 凉的东西,比如冰糕冰淇淋,别吃。小孩子更不要吃,自制的也不行!孩子自己偷着吃的那些,就已经够够的啦。 临床上经常遇到吃冰淇淋拉肚子,一拉好几天,好了之后,很多天没有食欲的小朋友。 所以冰淇淋不是孩子夏天快乐的源泉,也不是我们大人快乐的刺激,而是让胃痛苦的源泉啊。 2、艾灸 端午将至,此时天气日渐炎热,外界阳气充足,中医素来有“端午灸”的传统,为的是将端午时节极盛的阳气利用艾草通达于体内,从而实现扶阳之效。 足三里:具有健脾胃、助运化、调气血、扶正气、壮元阳、祛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。 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化裁自《伤寒论》的理中丸,加上附子。 说到扶阳,背后一定离不开一味中药——附子。 经方大家胡希恕胡老讲:有阴经病必用附子,现在哪个人没有阴经病啊,所以大部分人都是需要附子的。 附子能入十二经络,振奋全身的机能,各方面功能强大,像身体运化水谷的能力强大,好比是公司赚钱多,自然是一种良性的循环。 理中丸原方: 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各三两 四逆汤 生附子一枚 炙甘草二两 干姜一两半 现代人津液水平偏低,虽然四逆汤中有炙甘草保水保津液,但是力度偏弱,我们仍然可以加上生地补充津液。 以上方剂,仅供参考,并非拿来就用,具体的情况要具体对待,尤其心脑疾病患者,一定不要自行用药。 | |
上一篇:“五行肌康宁"的功效是什么? 下一篇:若出现4个异常,或是“肝功”差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