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医理论中,脾主运化、主升清、主统血,脾也被称为"后天之本",在五脏六腑中具有重要地位,因此,一旦出现脾气亏损、中气下陷等脾虚症状时,身体也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相应症状。那么,脾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吗?本篇文章将为您解答。
"脾虚"出自《素问.脏气法时论》,是中医特有的病症词。大多与饮食不当、劳逸失度、情绪焦虑等因素有关,另外,过度服用药物或滥用药品也会伤及脾气,导致脾虚。脾虚的患者常常表现出消瘦面黄、四肢无力等症状,但脾虚的范围较广,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:
1、 脾气虚
脾气虚又包括脾虚湿蕴、中气下陷以及脾不统血,这类患者最主要的症状的容易疲倦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大便糖稀,有时还伴有面色萎黄、舌苔白腻、食后腹胀或是劳作时脘腹隐痛等。
2、 脾阳虚
脾阳虚的患者主要是胃肠道问题,主要表现为大便糖稀甚至完谷不化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"吃什么拉什么";另外,脾阳虚的患者会经常出现腹痛的情况,气温、饥饱、按压等都可引起腹痛的出现。
3、 脾阴虚
脾阴虚主要表现为饥不欲食、肌瘦肤热,这类患者明明感到饥饿,但是却食欲不振,没有正常吃东西的欲望,并且这类患者的体型较瘦,而且容易出现燥热;同时伴有大便干结、手足烦热、舌润苔少等症状。
吃什么可以调理脾虚?
1、 山药
山药也称怀山药,性味甘、平,归脾、肺、肾经;有补脾气、益胃阴的作用,对补肺益肾也有辅助作用。
山药中含有的淀粉酶、多酚氧化酶等物质,可以促消化,有利于提高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,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、饥不欲食等有改善作用。
2、 栗子
栗子性味甘、温,归脾经、肾经;有养胃健脾,补肾强筋,活血止血的功效,对反胃、泄泻、腰膝酸软有治疗作用。
栗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、维生素、核黄素以及维生素,对高血压、冠心病、骨质疏松、口腔溃疡、腰膝酸软等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,且栗子可以为人体提供较多的热能,有利于脂肪代谢,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。
3、 猪肚
猪肚其实是猪的胃,其性味甘、温,归 胃经、脾经;有补虚损、健脾胃的功效,对虚劳羸弱,泄泻有治疗作用。脾胃虚弱的人不妨吃些猪肚,具有不错的滋补效果。
4、 糯米
糯米性味甘、温,归 胃经、肺经、脾经;糯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,能够温暖脾胃,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、脘腹胀痛有改善作用。
想要真正调理脾虚,光靠饮食是不够的,平时还要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,早睡早起;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,适当地释放压力,从饮食、生活、情志三个方面一同入手,才能真正改善脾虚。